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5|回复: 0

自己理财赚点钱真难 详解家庭理财的几种方式

[复制链接]

552

主题

667

帖子

1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
获赠鲜花
11 朵
个人财富
5930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8
发表于 2011-8-2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 E* s0 K) x5 c" ^1 |7 U
/ ]0 s& l* @& c

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产品……百姓理财方式越来越多,理财渠道不断扩展。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也许只是“看起来很美”,真正能参与其中的相对有限,且收益不高。


& q; D6 g- ?% k( t. N( R- P2 z2 k# ?

普通老百姓需要学习理财知识,不但要知道能投资于什么产品,还要对个人资产有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相关机构更应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透明度。


8 a+ l  ]+ H  k/ Q& v6 d
# u/ ~$ U4 R* Q, ^

理财知识跟不上


+ Y! }1 E# o0 }  n) v+ O" g( ~7 \/ Z) g2 U" H6 o9 Z. n! ]

老百姓理财的意识虽然增强了,但多数人理财知识贫乏,只能懵懂跟风碰运气

) C$ q4 @& I# ~8 \
- w4 M% ~/ F+ A- O" R/ ~# @; f$ }

北京市民张先生的爷爷,一辈子不知道理财是什么概念。最早是因为家里穷,根本没有闲钱。后来有点余钱了,张爷爷就拿到银行存定期:“一分一分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血汗钱,怎么舍得拿出去冒险,还是存银行稳当。”


5 k1 L8 h! a9 F" o$ _  _

相比于老一代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张先生的父辈日子宽裕了点,可供支配的余钱多了,理财观念渐入人心。张爸爸成了全家最早理财的人,上世纪90年代,他去银行排队买过国库券,还曾托出国的亲戚买了些美元存进银行:“当时美元最保值,可不容易搞到呢。只有少数出国的人才有换汇额度,否则只能上‘黑市’,‘黑市’红火着呢。”

2 h' u7 `2 F" e4 a* B

到了张先生这一代,兜里的闲钱越来越多,理财意识逐渐强了起来。但多数人理财知识贫乏,只能懵懂跟风碰运气。


, H- t2 [  |8 k

“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钱放在银行里不断贬值。再加上媒体经常讲各种投资理财的事儿,社会上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理财氛围。我有同学大学期间就开始炒股了。大家都理财,我也不能落下。”张先生说。

$ e1 ^% O- V6 @3 k0 D# H

然而说起理财知识,张先生却是不屑一顾。平时他选股,很少关注什么股票“指标”:“咱也是重点大学的硕士,也不是学不会那些知识,我是觉得没什么必要,炒股完全靠运气。”张先生说,“学知识还不如听消息。我每次操作,都是通过消息灵通人士了解什么股票可以买,大概能到什么价位。一般人家说能涨到40元,我37元、38元的时候就会卖掉,就这样操作,去年有差不多30%的收益。不过今年有两次我卖得不及时,赚的钱基本上又赔进去了。可是,我有个同学整天研究各种‘线’,不也还是一样赔钱?”

$ g0 C; A! [  r! M

张先生的“理财方式”是当下一些老百姓的普遍做法。


% Z3 A! c% b7 I  t

“价值投资不灵,学那点知识好像也没用。”陕西西安的于先生没少学理财知识,但收效甚微。他没少看炒股方面的书,经常看电视里的理财节目,还去听过“炒股牛人”的讲座,却也没有赚到钱,“实践证明电视讲座里讲的方法都没什么用,去哪儿能学到‘真本事’啊?”于先生很困惑。

" t5 }4 D( q; e9 V; O+ ]. \% C

理财专家表示,在理财愿望增强时,不少人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理财知识,往往跟风炒股、买理财产品和基金,哪里火了就一拥而上,却少有对个人财富的整体规划。专家称,相对于高端客户聘请专业理财师帮助其规划财富,普通老百姓更需要学习理财知识, 自己打点财富,不但要知道能投资什么产品,更要对个人资产有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


9 N* u6 T2 W, d2 a4 p: {( V& T( N  G/ Q9 Q% n8 H, U* i9 F9 t2 E4 E

钱都让谁赚去了?


0 O' _' i9 e" d" f. I# q; x
! M( ~3 G' u' @  h' e2 V

炒股票、买基金,老百姓总体上赚的少、赔的多,获利的只是少数人

% m. ?/ Y8 G0 K6 @4 |" y2 O

9 G' [* f) }$ M+ p8 ~% k; o* h. d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小王一有余钱就到银行存活期:“你别笑,这种理财方式虽然老土,可收益比一些炒股票基金的人都多!”小王说的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实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人都感到,老百姓理财,总体上赚钱的少、赔钱的多,获利的只是少数人、少数时候。

. m/ n& X8 l8 m: j8 K4 Z3 F

对北京市民田大妈来讲,炒股就是提都不能提的伤心事。田大妈是一家国企的普通工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了40多万元,打算给儿子买房娶媳妇。2007年,田大妈看中了西四环外的一个楼盘,当时售价是每平方米1.6万元左右。40万元做首付,只能买套小房子。而同事炒股票,几个月就翻了一番。田大妈想,干脆拿这笔钱来炒股,等40万元变成80万元,就可以“一步到位”买个大房子了。没想到,4年过去了,40万元变成了不到30万元,而楼房售价却变成了每平方米3万多元。田大妈连小房子也买不起了。


6 P0 ~. {3 x. Z

在一家网站工作的窦先生倒是大赚过一笔。2007年,窦先生发现一个同事买基金,天天都在赚钱,于是他也拿出几万元,跟着同事买了华夏红利基金,“没想到几个月就赚了1倍,那时候真是闭着眼睛都能赚钱啊!”窦先生说,“后来发现炒股赚得更快,我就把基金都卖了,投入了股票市场。第一次操作也很成功,当时全仓买的五粮液,十几元买的,二十几元卖掉,又赚了一大笔。”

( h7 q& L( j8 _: k- i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股市大势急转直下,窦先生之后的操作都失败了:“在顺境里呆惯了,总觉得股票还能再涨点,结果等着等着,股价就跌下来,再也没有涨回去。去年干脆就割肉卖掉了,当初挣的十几万元基本都还回去了。然后我就再没敢碰股票基金。”


% f+ h1 i. T- V5 q4 Z

两年前,外企白领刘先生用工作后的第一笔存款购买了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两只股票。“我当时想,一个是最大的煤企、一个是最大的石油企业,掌握的都是国民经济命脉,经营的都是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买他们的股票肯定只赚不赔啊。没想到两家企业利润年年涨,股票价格却一路跌。反正这两个企业也倒不了,我也不急着用钱,干脆就给子孙留着,搞不好什么时候还能赚回来。”刘先生说:“周围的朋友同事就没听说有一个赚钱的,你说这钱都让谁赚去了啊?”

% J" Q- j' h8 W# }8 @
9 [5 d) _* m# x% N' w; Y

期待信息更透明

( r8 T4 k1 S, N2 u! }2 F

投资品种门槛高、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宣传不客观


" r& m8 E# P& x# o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格外火爆,收益率节节上升,但与此同时,认购门槛也水涨船高。“以前5万元就能买一份理财产品,今年普遍是10万元。收益率高一些的起始金额更是居高不下,动辄要求50万元甚至100万元。”汪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平时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关注股市,就将自己资金投资于一些收益比较稳定的产品。可他发现,今年买理财产品越来越难了。


  T! c: J& W* I" j9 T( @$ q

相对来说,银行理财产品还算是一种大众理财产品,其他不少投资品种门槛更高。


5 p" K& O$ a- G) \+ m( k2 ^& E

汪先生说:“今年全社会资金紧张,债券市场利率一路走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想分一杯羹,但是由于门槛高,就只能看看了。比如今年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就高过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但是老百姓要买的话,一手就得10万元,我们哪有这么多闲钱!”

6 G- ?. y+ }( G& q" n( m4 s7 c1 P+ g

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宣传失实是普通投资者遇到的又一问题。最近,一项有关理财产品的调查显示,宣传失实是理财产品服务纠纷中的首要问题,占理财产品纠纷问题的57.5%。不少投资者表示,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存在夸大收益、不充分揭示产品潜在风险、未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等问题。


: Z* X4 t9 j, F7 s) \. d5 t

去存款却被销售人员游说着去买保险、自己购买了理财产品的资金不知道投向哪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人一头雾水、只说产品收益不提相关费用……种种不明不白只有当理财产品到期亏损时才搞清楚。


. I, Q5 g3 e) I" p: Q7 n: X5 U

2009年12月,陈先生去一家银行存款,网点工作人员动员他买基金,当时工作人员一个劲宣传买基金的好处。最终陈先生买了两笔基金,每月查看网上银行公布的基金账户,总体上有正收益。然而没想到的是,到陈先生把基金赎回来时,却发现扣除银行收费后,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几百元。

( ^; E! x; `9 l- f

“当初销售人员向我推销基金时,根本没有提及服务费,否则我就会综合考虑,再选择合适的赎回时间,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白忙活。”陈先生说,“银行收费应该更加透明,各种条件、各种情况都要说明白。特别在招揽业务时,既要讲收益,也要讲明相关费用。”


) O* k6 E. m2 j% l- w0 c

近年来,居民投资性资产增长快于金融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消费者权益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理财产品收益模式、风险程度和产品设计等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上升。

7 d0 u: [4 C: D$ [* e$ f( [3 q

专家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透明度是提升服务的关键所在,对客户提供相应风险提示,这远比减免几项服务费用更有实际效应。同时,要遵循公正诚实原则,严禁利用“霸王条款”等方式,在合同或法律关系中设置规避义务、转嫁风险和违反公平的条款,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 Y& @6 [3 A1 Y. b
0 I8 Y( x5 @) |# W$ C

家庭理财方式知多少?(延伸阅读)


: W2 Q# a$ ?! X9 y  @( W
: F' V+ O# q- r0 D' s' I2 s1 A( g

目前可供家庭理财的工具比较多,但每种产品都兼具优缺点,须慎重选择:

( b" j7 i4 y3 P# C" c: u2 k

存款:安全性最强;但收益率太低,应对通货膨胀太弱。


  e: [0 _5 Z$ X. o8 O4 l

债券:收益高于同期同档银行、风险小;但投资的收益率较低,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投资风险较大。


. X' D/ f6 m! O( }

股票:可以获得长期、稳定、高额的投资收益,套现容易;但需面对投资风险、政策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

7 H0 |, m3 }/ g4 _9 T% j

证券投资基金:组合投资,便于分散风险,套现便利;但风险对冲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基金公司重投机轻投资,缺乏基本的诚信。


9 S' z: N: N) E

黄金和投资金币:最值得信任并可长期保存的财富,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武器之一,套现方便;但若不形成对冲,物化特征过于明显。

! `& `# t) B* e$ J! j& S8 x3 K

外汇:规避单一货币的贬值和规避汇率波动的贬值风险,交易中获利;但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普通国民还暂时无法将其作为一种风险对冲工具或风险投资工具来运用。

& U# O! D  D. S  V

房产: 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利用房产的时间价值和使用价值获利;但也面临投资风险、政策风险和经营风险。

  Z, l. [8 ]( G) }" G% d

寿险保障型产品:交费少,保障大,“四两拨千斤”;但面临中途断保的损失风险。

! ?: _! t3 |$ O

寿险储蓄型产品: 强化家庭经济中的避险机制,个性化强;但其预定利率始终与银行利率同沉浮。

* i- T5 \) A. r1 e( |2 g

寿险投资型(分红)产品: 具有储蓄的功能,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有一定的保障性并合理避税;但前期获利不高,交费期内退保,将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9 [3 r4 c4 F% V. ]* q  a7 T

家庭财产保险: 花较少的钱获得较大的财产保障;但不保财产脱离了现代家庭对财产保险的多元化需求。

0 I& D( O" @2 J! D) b

投资连结保险:能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一定的保险保障,合理避税,专家服务;但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前期的投资收益并不高。

记住别人的存在;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5, 2025-2-23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