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1249
- 获赠鲜花
- 11 朵
- 个人财富
- 5930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18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在中国的命理学中,读音与“发”相近的8是最吉利的数字。 % r2 L4 U% M) K; p% ]; N" K4 \8 `
' t5 l+ t) e3 b7 S这种现象也见于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8这个数字被赋予近乎神秘的重大意义,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官方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增长目标每年都是8%。
; P' L7 T2 }2 _) L9 D
+ ]. @4 T, ]8 L I在经济目标方面,中国政府喜欢“少说多做”。实际上,上述期间GDP年均增长11%,2007年更是达到13%这一峰值。
9 w' b% g9 }$ s. b: c8 L
+ @2 h" X6 [' r# @神奇的8%增长率看上去可能达不到的唯一时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当时中国政府出台了巨额 $ Y0 v% g' j9 F
l# ?! ~2 ~. ~5 B( h" D
% K8 R3 `) j, G经济刺激方案,官员和经济学家纷纷反复提到“保八”这个口号。 ' U5 z, r& g! [- i& I1 X7 t
5 n, X4 A) N3 p! ?" c9 k# ~7 N但现在,中国官方8年来首次下调了年度增长目标:2012年全年GDP增长目标为7.5%。
, b0 i {0 i0 p* t$ m
1 d5 C/ j* B( v2 W- _与前些年一样,实际增长率很可能更高(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今年将增长8.5%),但官方下调目标仍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中国、对日益依赖中国推动全球增长的世界其它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 F) u' s8 k' i, y
1 S; L1 l2 i0 w
7.5%这个数字说明,北京方面意识到,在过去30年里推动中国快速增长,使其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投资驱动加出口依赖型增长模式,正在失去动能。 $ C4 E& {0 w" ]7 X% [
6 ?2 G4 k& O! P- Y4 Y4 u8 b
“设定较低的增长目标意味着,政府准备接受潜在增长率的放缓,”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师陆挺表示。 2 f0 O8 M0 b4 ^$ _
& B- Z1 E N+ D9 M9 a0 b
政府的目标是推动增长转型,使其从依赖对污染大的、能源密集型的、不可持续的产业的投资,转向依赖国内消费,尤其是服务业和“绿色产品”的消费,如高能效汽车和对环境损害较小的建筑材料。
6 o/ d% Y. @6 B- K* A r4 F4 R
- u' T$ V& P, U; m1 H3 r. i8 B- R中国总理温家宝昨日在全国人大开幕式上作报告时表示,政府将“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3 r9 _- L3 D& R9 T$ `; ^/ U+ `0 u9 M9 J1 m0 V. v
目前,私人部门消费在中国GDP中仅占大约三分之一,与多数经济体的占比(高于二分之一)相比,可谓低得不寻常。
: @8 |9 V0 G C9 }" o8 c' U7 D* [/ k3 z
与此同时,投资在GDP中所占份额接近一半,是古今中外最高的比例。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长期而言这样的水平是不可持续的。 ! y7 V0 U5 R) P/ E
% J y! `- [% F, ^8 |尽管推动中国经济从投资转向消费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为了对付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方面的措施在前些年遭到搁置。 / N1 A+ }. a2 ]. f, M% A8 V
0 R9 l* S$ u8 I8 p
就中长期而言,假定北京方面能够转变中国的增长模式,这对其它经济体来说应当是件好事,因为中国消费者将参与到全球经济中、购买更多商品和服务。 $ K `2 U( L4 U+ m2 o& }5 `
8 s$ `2 Q1 U9 k* e9 x不过,短期来看,中国对出口产业和投资密集型资本货物的依赖度下降,很可能会打击到日本和德国等国,因为这些国家的专长就是制造出售满足建厂与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机械和设备。
/ [* {+ R$ A4 u
# i: d3 X' @# l' ~: r6 b与此同时,迄今从中国快速发展中获益最多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巴西这样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年看到又一轮中国驱动的超级周期。 ( c% {( X% J4 A$ a$ _* h) A
. J8 E p/ r! t5 y V$ P4 v+ R“过去10年,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出现激增,其推动因素是住房建设热潮和基建投资热潮,”瑞信(Credit Suisse)亚洲区(不含日本)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但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这一黄金时代。”
2 I# ?, y% T# q2 I5 v1 \
I# C$ V( ^. C3 F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按价值计算)增长了42.5倍,电煤进口增长了248倍,铜进口增长16.2倍。如今,中国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者。
3 m1 r K7 x& a* o0 S
" @- B+ N$ U; F" @1 f但是,在中国开始找不到东西可以兴建、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之际,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显然不可能按那样的速度继续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