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某杂志专栏作家的田朴珺曾以一篇《我的男闺密 你不知道的陈可辛》掀起轩然大波,虽然田朴珺本人没明确的让“男闺蜜”这个词沾上太多腥味儿,但这毕竟是年轻人间才流行的概念。田小姐低估了“好闺蜜”的立场和态度,更低估了网友们的八卦能力。值得赞许的是,面对“好闺蜜”陈可辛携爱妻的“打脸”,田朴珺“识时务”般的沉默应对,为未来友情裂痕的弥补留下可能。 " @5 ~& p% [7 {, O/ z
( Y/ S4 { v) }( \" r# R而田朴珺的第二篇专栏《我生命中的“好声音”》遣词造句、字里行间的情感不再像第一篇那般直接和信手拈来。她本人似乎已经不想再“失去”第二位好闺蜜了。 " e% l4 \% x* `) l0 A4 R8 c
! i @/ |3 @0 N- {
11月2日,田朴珺第三篇专栏浮出水面,以《我遇见的三个“纽犹”》为题,撇“男闺蜜”话题,转而写起犹太人。原文如下: . L9 e0 m X$ y2 p8 O
( R5 o, G1 ?3 K9 y; t% Q我遇见的三个“纽犹”
7 x+ X9 K9 O. {' c- u% }/ K# V) Q! x* V+ S+ K' z3 ^ N
前几年,我去纽约上学。刚去就听说曼哈顿是个“犹太村”,当时对这个不太理解。
$ q; z5 [' s4 L! t Y
8 P! P& D, f G那时为订做一个挂墙书架,我曾大费周折。第一个墨西哥木匠报价5000美金,工期至少4个月;第二个中国木匠联系了三次涨了两次价,最后报价 4000美金,工期两个月。打电话向第三个犹太人木匠询价,没想到对方态度特别不好,说,“现在是周六,周一早上再打给我!”问了朋友我才知道,碰到了犹太人的安息日。
3 Q* k( x. z$ L% a) X8 l: V
0 |- |; q/ e# q; g周一再打过去时,对方态度立马不一样,上门量完尺寸,很痛快地说2800美元,两周交货。两周后顺利装好书架,我又请他做了个梯子。十天后接到电话说喷漆厂喷的漆他不满意,退回重做,要晚两天交货。没想到两天后,他上门来退还定金,说油漆重做的效果依然不满意。我说我可以要,他却说,谢谢你,我做了40多年的木匠,没交过一个不满意的货出去。我们已经是朋友了,我不能欺骗我的朋友。
% w2 n& O) j" R L
$ d6 K) u! y$ p/ }4 O! a' q去年陪一个睡过一张床、穿过彼此衣服的闺蜜买婚戒,经介绍认识了某品牌的珠宝供应商。问了喜欢的款式和大概预算后,“珠宝大哥”让我们第二天去他位于著名的珠宝大厦的办公室。
- W3 R% Q9 Z& b) i1 n {1 X* I9 P7 }+ p% n4 Q; J$ u/ a6 p
进了办公室,桌上一张分了十个格子的白色大卡纸上,逐个标好了10颗钻石的大小,成色,净度,就是所谓的“4C”以及价格。他放的顺序很有意思,不是由价格高低排序,而是穿插摆放的。
, G. {# S: r3 x* ]7 _% B
R' A7 e* U5 n“蜜老公”说自己对钻石一窍不通,提出让“珠宝大哥”推荐。他首先拿出十个当中最贵的一颗说。这颗价格太高了,不值得投资。说完就放在了一边,然后拿着最便宜的说,这颗无论从成色还是价格都是很值得投资的。后来他还拿出放大镜、荧光灯,给我们好好开了一堂钻石讲座。然后,他又讲了他在伊朗的巨富家族,在国王倒台后,带不走房产及存在银行的金条和现金,仅凭母亲的钻石在美国东山再起的故事。 # w0 S9 x; ^/ H1 ? W. e* {3 C
' c1 z' D1 K# S. k
上完课,听完故事,“蜜老公”当即买了第二贵的那颗钻石,一个劲儿说买的开心。付款时,“珠宝大哥”说后天戒指做好了你们先取走,钱回国再付不迟,“做钻石生意的握手就是信用,我刚才握过你的手,我信任你。”那两口子说什么也不同意,想办法迅速付了款。 ! x; `# D6 Y1 m# K. W7 o4 S! Z
) }0 C% L' [$ L7 f
半年后,一次活动中我又遇到了“珠宝大哥”,我跟他夸赞犹太人做生意的智慧时,他说,“犹太人”的生意经,不是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也不是种族区别,“我按他们的生意规则做事,他们为什么不接纳我呢?”
" u# P Q: Q& y/ s4 j$ Z6 A5 Q- n1 e& e6 v! N8 Z6 n
刚到纽约,还闹过一个笑话。有次几个投行朋友说带我去一家特别的中餐厅吃饭。它开在一个住宅大厦的顶层,电梯一开,一个戴着厚厚黑框眼镜的绅士,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欠欠身说:“Hello,I'm TomLee,I'm your host”。我记得“host”有三种解释,主人、主持人或招待。看这架势,我一下子想到了香港的一家类似餐厅,脑子里迅速对接上了画面。于是,我也客气的跟他说了“Hi”,把大衣递给他后直接走进客厅。这里装修的很特别,墙上挂着很多毕加索、莫奈、德加风格的画,心里琢磨着,这餐厅老板还挺有品位,放的仿制品还挺像真的。 6 w5 q" P; A! l4 l+ x( v
: ~7 D, w9 \: {- ^$ M. F! E看着看着,我就随画上了楼,楼梯上挂了很多黑白老照片,都是女人身体的局部,比如锁骨、肩膀、臀部,非常细腻唯美。我问一直跟在我身边的“招待”,这照片是美国女画家O'keeffe吗?他略有点儿吃惊的告诉我,是的,而且这些照片都是原片。我忍不住好奇地问,这墙上挂的画也是真的吗?他说,每一幅都是原作。我“噢”了好久。 5 I: w' \2 ~% G W! p
! w# k f( d4 J3 N& j看画看得挺久,“招待”特别贴心,特地给我倒来冰水,我礼貌地告诉他,我胃不好,只能喝温水,他又客气的倒了杯温水。 % t+ N N/ `) ]! ]
' L- c- i) W$ e9 O2 f& O
到了三层,我看到了克林顿、希拉里和这位“招待”的合影。我想,这家“餐厅”应该是挺出名的。可仔细一看,三人的关系好像是好友。我想完了,估计我又犯“二”了,这个host不是“招待”!果然,到了客厅,那两朋友笑到不行,说这位“TomLee”是华尔街大名鼎鼎的“私募之父”,“杠杆交易” 的发明人。Tom也笑得特别开心,说在华尔街至少三十年没受过这种“待遇”了。 ' e4 P. q2 }2 r1 Y1 E, d
. P7 A4 L) p! z. _6 H8 Y6 b
吃饭时我问Tom,为什么曼哈顿叫“犹太村”?他说纽约就是一个汇集世界精英的城市,当然有很多犹太人。至于犹太人为什么优秀,他说应该是“我们注重教育”。
) x& s* f, r5 g9 x7 p) T3 `: B6 g3 W8 \7 ~
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次失败后,幸存的犹太人全部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到西欧的犹太人广受歧视,不被允许拥有土地,只能经营商业。这段历史,部分解释了犹太人为何如此具有生意智慧。 $ j1 X$ }* C3 H [0 B6 C2 _2 r& z
! T" @# T4 ^5 \& r8 u% y0 v$ U6 {翻看被出版商称为“犹太人处世和经商圣经”的《塔木德》,会为其中“老于世故”的生存智慧所震撼。那是一种看透了人心和人性之后,形成的一种圆融而现实的处世之道。“依靠自己的财产比依靠子女要好得多。”“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的手段,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在所有的谦逊中,要保持你的自信并估价你自己的真实价值。”……这些至少被传承了1500年的法则,帮助犹太子民们在漫漫历史一批又一批虎视眈眈的恶邻中,活了下来。 2 f: z* S7 }5 I$ C8 [9 g+ k
9 [, y3 Q/ P. I Q/ ^0 g5 }
《塔木德》规定,每个犹太人都应该6岁学习《圣经》,10岁学习《密西拿》,15岁学习《塔木德》……真的是个活得太清醒的民族,不做梦。每个15岁的犹太孩子,在还不知道世界为何物时,父辈们就毫不犹豫的为他揭示出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 : {! \6 P% j! [: p, e
& H8 \' U' T' M! D6 k犹太人说,世界上有四种人:“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种人最普通。“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的人。“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 ! p8 N$ `' n( t1 s3 m
' G1 {" E/ ^ M7 L r4 w+ [
这么说来,你是哪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