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以「资本大鳄」索罗斯为代表的避险(对冲)基金,上世纪90年代末曾衝击港币,如今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避险基金又重新杀回香港,试图以香港为桥头堡,衝击中国内地市场。面对避险基金卷土重来,中国专家已呼吁当局严阵以待。 ! n2 {% B: Q' q0 X
; p0 e3 x% K7 H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兼职教授朱伟一在「南方周末」撰文指出,资本市场是流寇出没的地方。自从取消监管的总设计师、美国前总统雷根总统上台之后,华尔街全面反攻倒算,轮番推出愚人游戏:上世纪80年代是藉垃圾债券搞大併购;1997年是避险基金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千喜之年是网络公司泡沫;随后引发了金融危机。
6 ] G! e! }' h# t( ^% Z" W, u% C* o/ p" |8 E, t5 Q, I3 c W
他指出,2010年第三季度,投资者投入避险基金的新增资金高达1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入在亚洲有业务的避险基金。香港的卖空期权融资业务的收入已经超过日本。
! M1 q/ }; v& }; g% @" w# Q! W/ V( L' Q+ ?7 r
文章指出,2010年以来,国际避险基金的各路英雄陆续开始往香港聚集。索罗斯基金的一票人马也到了。金融危机之前已半退休的索罗斯,凭藉其敏锐的嗅觉,觉察到金融风暴即将来临,于是重出江湖,指挥其旗下的避险基金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如今索罗斯本人还时常到中国巡迴指导。 : l* I3 ~4 T, w# ?' O
1 y7 L% V! o$ d" m# ?* ?: a0 h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一向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高盛公司,则由施加文(Morgan Sze)挂帅,著手募集资金,创立一支主力避险基金,并在香港安营扎寨。这个基金可募集10亿至15亿美元的资金。通过槓杆贷款,10亿美元便可以迅速放大,撒豆成兵,水漫金山。如果几个避险基金协调行动,就可以对整个市场完全布控,让交易对家有来无回。 $ ^" q0 Q( X, b2 P, J6 r( @+ f( C, `/ p
- G/ r# w, c2 `7 t9 ~" q文章指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避险基金衝击港币,但被成功击退。但那次是险胜,而且是因为有中国内地作香港可靠而坚强的后盾。此次云集香港的避险基金中还有中国自己的资本,监管当局可能会担心误伤友军而投鼠忌器。另一方面,企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因此在此複杂形势下,中国能否抵御避险基金的新一波攻势,令人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