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积分
- 8029
- 获赠鲜花
- 31 朵
- 个人财富
- 39799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2-2-26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京5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碧海、蓝天、美丽的海岛……近年来,马尔代夫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不过有媒体报道,现在前去游玩的不少中国游客除了准备钱物,还会做个假的结婚证明,为的是享受马尔代夫为新婚夫妇提供的免费特殊服务。2 a2 h5 Y, z) U' c7 G; N
, X/ J$ K, l9 n/ z8 W一位在马尔代夫游玩的游客发微博抱怨,同行的中国游客中有6对假冒夫妇,其中有"一位老年女性及其成年儿子",还有一对姐妹称自己是同性夫妻。这听起来很是让人尴尬。7 U7 f! _. V( E# j
/ G& j$ E( t3 o5 x' M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情侣,马尔代夫不少酒店都推出了优惠措施:只要提供不超过半年的结婚证明,你就可以享受"蜜月待遇"。
- o! m3 g7 }8 q9 p( T9 e7 @5 t8 F% R5 v' V' w) Z- j
服务员:是的先生,只要你提供结婚证明,我们的优惠措施很多。
4 l; s# g/ F6 A% Q' _% b6 @+ v r) R+ R4 p
目前,国内不少旅行社都开通了马尔代夫专线。某旅行社客服向记者介绍,只要是蜜月情侣,可以申请到不小的优惠。& m/ s! x6 I' V) E9 e% @& ~; u
3 P, M. c+ q% W5 w/ u ~& J
客服:马尔代夫那边对新婚蜜月夫妇通常有一个蜜月赠送,如果有结婚证的话会有一些免费赠送,比如花船公司、果篮、香槟这些,甚至会赠送出海艇游……7 @# w& T2 ?/ [1 g: R3 t6 Y
! ]1 g; k; C" N6 B2 F+ X0 k; I实际上,假的结婚证明并不难办。有了一台电脑,有了图像制作软件,一张假的结婚证明就诞生了。记者早上以游客身份致电某旅行社,客服人员也向记者建议,可以做张假的结婚证。
. v" X3 F- w% f$ \
% g. j; p8 m' k客服:您说的PS一个提供给我们,反正我们之前申请都没有问题,因为岛上不会那么严格还去查,他也不知道这边的结婚证应该是什么样。: p1 j; M2 |7 I! g7 T% e7 P7 ?* C
/ k1 a! D8 X* R- O6 F& y. m
中国之声观察员杨禹分析,在利益面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偶尔出现这样的"马尔代夫"现象应该是客观存在的。
$ u/ m: Y* _( E) ~! n: t
( y5 p5 s0 Q* B' x7 f( c杨禹:很多人会觉得这种做法不可接受,但是有相当多的人,通过选择来获得便利、实惠,不觉得冲击自己的价值观。在房地产调控当中都有很多人做出类似的选择。这种做法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当地的法律法规是不是拒绝这样的做法,大家只能从社会的角度评说。2 j# p: s2 h5 y2 H" ?
( t9 O7 M# p% p. Y3 [. T% a据媒体报道,北京组织马尔代夫游的旅游中介估计,中国所有度蜜月的游客中,造假的约占一半。杨禹说,这样的数据没有客观调查,并不可信。但是,在国际旅游市场一直都有一种文化现象:少数人的表现在旅游文化中被放大,影响多数人的声誉,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现象。
% K; K' q- `8 ]4 U
! V$ h4 `& Y! |0 c5 s杨禹:在国际旅游环境当中,一个中国人的表现都有可能被当地社会认为,这是代表着一定群体性的现象。关键不是在于有多少,关键在于我们中国社会文化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旅游和社会文化当中,大家如何在价值观上评判这种现象。/ {' Q4 G; {& ]% L' D
/ O" S: V' {7 L: e5 j杨禹说,中国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提升国际形象。' T `+ J3 ?% y( h, V2 |& ^3 G+ S
" Q$ ~) O! X! {5 ]* N! [% }杨禹:第一要更鲜明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民俗,了解目的地国家,对人家的法律制度要有更多的敬畏之心;第二在自己的价值观当中,培养遵纪守法、礼让和关照他人利益的基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
|